第一类:违规使用燃煤及燃煤设施案例一:禁燃区内使用高污染燃料2016年11月,东城区环保局对北京蓝箭堡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检查,发现该单位使用燃煤设施。
在全行业比选中,中自催化脱颖而出成为柴油机/车污染控制技术平台,代表了中自催化在国内内燃机尾气处理行业的技术地位汽油乘用车大市场,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发力方向。
3月末的一天,成都高新区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自催化)应用试验室内,正在进行车用尾气催化剂的耐久测试。在应用试验方面,拥有国内领先的试验平台。必须早起步才能占先手。《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实行后,不达标的新车不能办理上户业务。不过,看似美味的蛋糕并非人人都能分享。
按匹配政策要求,发动机厂及整车厂对符合国五标准的尾气处理设备的要求出现井喷。业内人士测算,国内尾气排放催化剂有300亿元的市场空间。在船舶与港口推广液化天然气(LNG)和岸电技术,在干散码头建设防风抑尘设施等。
今年3月22日,交通部研究通过了《推进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管理、服务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三是提升技术性减排水平。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客运方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鼓励慢行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加强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管执法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将达到20万辆,新能源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累计达到10万辆。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支持在城市公交中应用新能源、清洁燃料车辆。同时,完善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通过提升交通运输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交通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3月23日在交通部2017年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9年开始,交通部就对营运车辆实施了油耗准入制度,出台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不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车辆,不得用于营运。货运方面,推广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
印发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在国内首次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强化控制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水域的核心港口,船舶在停靠期间使用的船用燃油硫含量不高于0.5%。二是加强管理性减排措施。经过测算,油耗准入制度实施以来,全国营运车辆累计减少燃料消耗980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00余万吨。
同时,还将继续深化互联网+物流配送、互联网+公共交通等,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出台了《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推动船舶节能减排和航运绿色发展。
吴春耕表示,2017年,交通部将从三个方面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一是推进结构性减排。积极配合有关部委开展了《船舶用燃料油》等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
专家分析,长江的污染来源主要集中几个方面。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介绍,过去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在污染榜单中排名第一和第二,现在这两项指标降了下来,而磷和氮从原来的次要矛盾变成了主要矛盾。近日从环保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了解到,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不再是长江流域的首要污染物,总磷、氮污染跃居污染物排行榜前列。长江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上运输大动脉,航运业十分发达,常年在水上运营的船舶有21万多艘,这些船舶每年向长江排放的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达3.6亿吨,排放生活垃圾7.5万吨。首先是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污染。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主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长630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以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长江流域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白色污染有增无减、转嫁污染层出不穷,致使长江水质进一步恶化,已影响到沿江城市饮水安全。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另外,因海损事故造成的油品、化学品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对长江水环境构成了极大威胁。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4年,长江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达167.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76.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90.9亿吨。
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总量,与工业、城市生活等点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基本上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来自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化肥使用量达到6022万吨,比2000年增长45%。
工矿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这说明,经过数十年治理,长江流域的工业和城市污染总体上已得到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长江流域最大污染源,化肥使用首当其冲。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462.8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34.98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27.9万吨。环保专家忧虑地说,国家如果不抓紧规划治理水污染,加强水资源保护,10年后长江很可能重蹈黄河和淮河覆辙。
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河流径流量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还有航运量激增带来大量船舶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长江流域的另一个主要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化肥、农药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农业固体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和山林地区径流污染等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总量,与工业、城市生活等点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基本上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来自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化肥使用量达到6022万吨,比2000年增长45%。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河流径流量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
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介绍,过去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在污染榜单中排名第一和第二,现在这两项指标降了下来,而磷和氮从原来的次要矛盾变成了主要矛盾。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4年,长江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达167.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76.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90.9亿吨。还有航运量激增带来大量船舶污染。这说明,经过数十年治理,长江流域的工业和城市污染总体上已得到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长江流域最大污染源,化肥使用首当其冲。
环保专家忧虑地说,国家如果不抓紧规划治理水污染,加强水资源保护,10年后长江很可能重蹈黄河和淮河覆辙。农业面源污染是长江流域的另一个主要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化肥、农药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农业固体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和山林地区径流污染等。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462.8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34.98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27.9万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以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长江流域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白色污染有增无减、转嫁污染层出不穷,致使长江水质进一步恶化,已影响到沿江城市饮水安全。
近日从环保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了解到,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不再是长江流域的首要污染物,总磷、氮污染跃居污染物排行榜前列。工矿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